培养爱好、适度运动、保证睡眠、练习放松(如深呼吸、冥想)。心情放松了,胃也会跟着“松一口气”。

法则四:护好“脆弱防线”——胃黏膜(关键!)

为什么重要?

胃黏膜是胃壁的天然保护屏障。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问题往往伴随黏膜损伤。

怎么做?

《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》明确指出:对于有胃痛、反酸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(如铝碳酸镁、铋剂等)。

它们的作用: 1. 中和部分胃酸,减少刺激;2. 像“创可贴”一样覆盖在受损黏膜表面,形成保护层,隔离胃酸、胆汁、食物等的进一步伤害。

谁特别需要?

饮食不规律、经常应酬喝酒的人,胃黏膜更易受损,尤需注意保护!

特殊情况: 如果还合并胆汁反流,医生可能会选择像铝碳酸镁这类能吸附胆汁酸的黏膜保护剂。

法则五:对“刺激”说不!

胃不好,就得跟一些“口腹之欲”说拜拜!

过辣、过咸(高盐)、过烫(>65℃)、过冰的食物饮料,对胃黏膜都是强烈刺激。

原则: 能不吃就不吃,实在想吃,浅尝辄止! 清淡、温和的饮食是养胃的基础。

法则六:吃饭“七分饱”,肠胃没烦恼

每餐吃到七、八分饱就停筷! 给胃留点空间工作。

坚决避免:

暴饮暴食: 瞬间撑大胃壁,加重负担。

饥一顿饱一顿: 扰乱胃酸分泌节律,损伤黏膜。

规律进食,细嚼慢咽,让胃从容不迫地消化。

法则七:饭后别“躺平”,走走更健康

吃完饭就躺下?两大坏处:

加重反流: 尤其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,平躺易让胃酸“倒灌”回食管,引发烧心。

助长肥胖: 不利于消化,热量更易堆积。

最佳选择: 饭后休息15-30分钟后,进行15-30分钟的温和活动,如散步。促进消化又健康。

养胃是场“持久战”,贵在坚持!

这7条法则,看似简单,但需要融入日常生活,长期坚持才能见效。它们环环相扣:

及时就医、规范用药是基础治疗(治);

保护黏膜、规避刺激、节制饮食、饭后活动是日常养护(养);

管理好心情则是贯穿始终的“润滑剂”。

别等到胃“罢工”了才后悔!

从现在开始,把这7条“黄金法则”用起来,用心呵护你的胃,它才会用舒适和健康回报你!

觉得实用?赶紧点赞收藏,转发给身边胃不好的亲朋好友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